搜索历史清空

预审IPO

穿透IPO企业造富故事。

英科新创IPO前夜,一群美籍华人分走了2亿元

瑞财经 2024-10-28 16:45 11.6w阅读

文/瑞财经 李姗姗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科新创”)的IPO之旅道阻且长。

深交所官网显示,英科新创早在2021年6月就向创业板递交了招股书,并于次年7月过会、9月提交注册,前期一切顺利,然而到了注册阶段却戛然而止,其一直未获得注册批文,IPO进程至今已长达两年零一个月时间未有新进展。目前,因更新财务资料而处于中止审核状态。

有业内人士指出,IPO企业迟迟未获注册批文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监管层审核更为严格,以确保公司质量。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自身申请材料的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或是企业的财务指标、内部治理结构等不符合监管要求。

也有投资者表示,“IPO注册遇阻,除了审核严格和企业自身问题,市场环境和投资者信心也是关键。”

瑞财经《预审IPO》了解到,在注册阶段问询函里,交易所对英科新创部分推广服务商与经销商重叠的情况再度发起提问,要求其说明“重叠经销商的销售收入是否真实、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销售过程是否合法合规等”。而这一情况在此前三轮审核问询函中也一一被提及。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英科新创在招股说明书“风险因素”和“重大事项提示”中补充披露与新冠相关产品在报告期各期的收入和毛利贡献情况,提示该部分收入可能无法持续的风险;同时补充说明该部分收入是否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这也说明公司信披的完整性存在一定问题。

在股权上,英科新创由一家美籍华人控股。IPO期间,公司进行了大额分红,2023年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超88%。按照持股比例计算,有1.98亿元落入实控人家族的口袋。

01

家族持股98.71%

大手笔分红2亿后募资补流

英科新创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递表前,公司控股股东为英科控股,直接持有公司98.41%股份,其背后的持有者为公司实际控制人FRANK NONG WANG-LU、JOHN GONG LU、SEAN WANG-LU、MICHAEL WANG-LU四人,以及JOHN GONG LU的两个女儿ANNA LU和BELLA LU,均为美国籍

四位实控人均存在亲属关系,FRANK NONG WANG-LU是JOHN GONG LU的哥哥,他还是SEAN WANG-LU和MICHAEL WANG-LU兄弟二人的父亲。

英科新创的创始人为FRANK NONG WANG-LU和JOHN GONG LU,两人相差六岁,但都是音乐系出身

其中,FRANK NONG WANG-LU出生于1958年7月,于198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此后度过八年音乐职业生涯;1990年10月突然转行生物制药行业,历任美国Bionike, Inc.总经理、首席执行官和董事经理;1991年1月-2007年8月期间,曾掌舵英科新创,担任公司董事长,随后于2007年8月-2019年4月,担任公司董事。目前,66岁的FRANK NONG WANG-LU已不在英科新创担任任何高管职务,仅担任英科控股董事。

JOHN GONG LU出生于1964年1月,并于1987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音乐系,与兄长不同,JOHN GONG LU毕业后并没有从事音乐职业,而是进入厦门中华生物医学科技公司当了两年业务经理,负责产品销售工作。

相比之下,JOHN GONG LU更具备生物制药行业经验。1991年4月-2005年2月,其历任美国 Bionike, Inc.营运主任、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运营及管理工作;2005年3月-2009年2月,任美国American Health Products, Inc.总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2009年3月至今,任美国PACIFIC BIO-RESOURCES, INC.董事、总经理(持股 30%),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在英科新创里,JOHN GONG LU在1989年12月-1991年3月期间,曾担任公司业务经理,负责产品市场推广工作。2007年8月,从兄长手中接过董事长一职,直到2019年4月。目前,其担任公司董事职务,以及英科控股董事。

兄弟二人相继退位,显然是因为已经为英科新创找到了接班人。目前,同为“90后”的SEAN WANG-LU和MICHAEL WANG-LU成了公司新掌门人,履历显示,二人均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分别对应经济学专业以及经济学和生物学专业,在2019年开始分别担任英科新创董事长、副董事长,彼时二人年仅25岁。

递表前,公司还由两家员工持股平台英科信实、英科恩德分别持有0.98%、0.31%股份,自然人股东LIANG CHEN持有0.3%股权。

三者均因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而入股,其中,LIANG CHEN与公司实控人也存在亲属关系,其为FRANK NONG WANG-LU配偶的弟弟,2008年3月至今,其历任英科有限、英科新创研发运营经理、董事、子公司英科生物及英科器械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申报IPO前夕,英科新创紧急进行了两次分红,2021年4月及6月合计分红4537.61万元;申报期间,于2023年5月再度大额分红1.56亿元,分红金额是当年净利润的88.64%。

三次分红合计2.01亿元,按照持股比例计算,有1.98亿元落入实控人家族的口袋。

而大手笔分红后,英科新创又向资本市场募资补流,此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11.11亿元,其中9.61亿元用于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02

业绩增速放缓

新冠产品曾贡献近25%收入

英科新创为一家专业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核心产品主要包括POCT、酶联免疫以及生化产品,在临床应用上涵盖了传染病、血型、呼吸道、消化道、心脏标志物、优生优育、药物滥用及免疫疾病等领域。

销售模式上,英科新创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模式,2021年-2023年,公司经销比例占八成左右。

报告期内,英科新创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营收6.06亿元、7.81亿元、7.82亿元;取得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76亿元、1.76亿元。2023年,公司业绩增速较上一年明显放缓。

据招股书,2022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8.88%,与公司向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加工生产定制化抗原版业务有关,双方产生销售收入高达1.06亿元。

2022年,英科新创有关抗原卡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合计达1.93亿元,占公司当期总收入的比例为24.77%;而2021年,公司抗原卡产品收入还仅有1619.07万元。若剔除这一部分收入,公司2022年营收同比微降0.38%。

到了2023年,抗原卡产品收入大幅缩水82.74%至3338.74万元,成为英科新创收入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一情况,在注册阶段问询函中,深交所特别指出,要求英科新创在招股说明书“风险因素”和“重大事项提示”中补充披露与新冠相关产品在报告期各期的收入和毛利贡献情况,提示该部分收入可能无法持续的风险;同时补充说明该部分收入是否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2024年一季度,英科新创实现营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0.70%;归母净利润6,792.2万元,同比增长33.10%,公司表示,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呼吸道系列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所致。

英科新创预测,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3.71亿元至4.46亿元,同比变动-7.49%-11.01%;归母净利为9822.24万元-1.17亿元,同比变动0.63%至20.01%。

03

毛利率波动上升

产品曾两次被召回

2021年-2023年,英科新创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28%、54.11%、57.9%,波动中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受产品销售结构及价格变动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17个百分点。

同一时期,英科新创所在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65.14%、63.79%和67.53%,要明显高于当期英科新创的毛利率表现。 

毛利率是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毛利率较低从侧面说明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够强。而研发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研发费用的投入将直接影响企业科研水平及研发创新能力的高低。

报告期内,英科新创研发费用分别为5303.04万元、7386.48万元、7557.34万元,各期对应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75%、9.46%、9.66%。

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达到11.84%、9.01%、16.41%,公司仅在2022年研发费用率超过同行均值,在2021年及2023年均低于同行。 

截至2023年12月末,英科新创共有研发人员187人,占员工总数的16.58%;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合计397人,占员工总数的35.19%。而剩余七成以上员工学历主要为大学专科、高中及以下。

低研发投入的另一边,英科新创历史上还存在因为产品不符合技术标准或稳定性下降的原因而被召回的情形。

招股书显示,2020年4月,由于公司生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两批产品有稳定性持续下降趋势,后续存在产品质量超出产品技术要求的风险。因产品当时仍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正常使用情况下产品质量风险较小,无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故公司依据《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对上述产品执行三级召回,合计召回产品11.35万人份。

2019年11月,由于经国家抽检结果显示英科新创生产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63400853)部分项目不符合经注册的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国械注准20163400853),公司对上述产品进行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三级(即“使用该医疗器械引起的危害可能性较小但仍需要召回”的情形)。

04

销售费用逐年走高,推广服务商与经销商重叠被反复问询

报告期内,英科新创销售费用逐渐走高,各期分别为9986.61万元、1.05亿元、1.2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47%、13.48%、16.18%。

具体来看,公司销售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市场推广费、办公费及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销售顾问费等。

其中,职工薪酬逐年增加,报告期各期分别为3490.02万元、3902.43万元和5116.75万元。2023年,英科新创销售职工平均薪酬为23.8万元/人,同比增长29.27%,高于同期公司研发人员薪酬涨幅13.05%。

销售人员涨薪的同时,公司市场推广活动逐年减少。2021年-2023年,公司市场推广费分别为5052.7万元、4904.62万元和4876.8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34%、6.28%和6.24%,英科新创称,2023年占比下降主要系市场推广活动减少所致。

瑞财经《预审IPO》注意到,深交所对英科新创对市场推广费颇为关注,在三轮问询和注册阶段问询中,均对这一项支出予以重点提问。

据披露,英科新创存在部分推广服务商与经销商重叠的情形。包括公司主要推广服务商上海延和生物技术中心与公司主要经销商江苏英科新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推广服务商上海塔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同电话;公司主要推广服务商厦门越泰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公司经销商厦门鹏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推广服务商云霄同益生物技术服务部同电话及地址等。

对于该情形,英科新创解释称,同地址、同电话的原因主要为该等经销商或推广服务商互为关联方并统一进行工商登记所致,因为对于部分经销商来说,获取公司部分药品相关许可门槛较高且后期维护成本高,该类经销商无法直接从公司采购,因此由公司直接与该类经销商覆盖的终端医疗机构进行交易,该类经销商在此情况下承担市场推广商的职能负责客户的开发、维护及售后服务。

也就是说,在这类销售业务中,该部分经销商只是换了个身份继续充当英科新创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中介。英科新创表示,该等模式在销售按照药品注册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厂家较为常见,具有合理性。

不过,监管依然对此发起追问,第二轮问询中,要求英科新创说明“公司重要推广服务商及相关经销商是否存在因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处罚或被调查的情况。”

直到注册问询阶段,监管层仍要求英科新创补充说明“公司推广服务的具体内容及其真实性;重叠经销商的销售收入是否真实,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是否存在向不具备资质的经销商销售的行为,销售过程是否合法合规。”

而值得一提的是,英科新创曾卷入一次产品推广的违法违规事件当中。

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12月10日出具的“(2019)辽03刑终439号”刑事裁定书披露,2015年及2017年,鞍山血站(全称“鞍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现已并入鞍山市卫生健康事业服务中心,即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标相关人员与包括英科新创业务经理程向民在内的多名被告人互相串通,在不对外发布公告的情况下,由投标公司互相陪标参加投标的方式或者自己找陪标公司的方式,使包括英科新创在内的公司在招标过程中中标,英科新创等公司中标后持续向鞍山血站供应相关产品。程向民因串通投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英科新创后续回应该事件称,经核查,上述案件发生时,程向民仅系以英科新创业务经理的名义从事公司产品推广的推广服务商业务人员,实际并非公司业务经理,程向民从未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并非公司员工。此外,公司未指使、亦不知悉程向民参与串通投标,未因该案件被侦查、成为诉讼被告或受到行政处罚,上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均系程向民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附:英科新创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保荐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律师: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评估机构:厦门嘉学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原名为“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

保荐人(主承销商)律师: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瑞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瑞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